記者夏淑賢/製表

 

 

金管會研議允許國內有錢大戶等專業投資人,透過台灣券商複委託管道,趕搭10月上路的滬港通便車,錢進上海A股。券商預估,今年複委託交易量將因此大增至少500億元,專業投資人不必出國就可買到A股。

對於投資使用的幣別,官員表示,複委託投資原本就可使用新台幣或外幣,人民幣並未特別排除。換言之,這項措施也有助去化國內龐大人民幣資金、增加人民幣回流的管道。

 

金管會去年初已開放國內專業投資人(財力3,000萬元以上的自然人及資產5,000萬元以上的法人),透過券商複委託投資大陸有價證券。

但目前這種複委託買大陸股票,僅止於B股,還買不到A股,主因國內券商還不符大陸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(QFII)資格;大陸也規定外國的散戶投資者,不能透過券商複委託方式投資A股。

預計10月中下旬上路的滬港通,因投資人在香港券商就可直接下單買A股,這讓台灣複委託有機會搭上便車,投資大陸A股。

雖然金管會已開放專業投資人可透過複委託買陸股,但因事涉兩岸政策,能否因此搭滬港通列車,還是需要金管會白紙黑字解釋清楚。

金管會官員昨(24)日表示,證期局與券商公會已研議中,未來洽陸委會意見後,會朝正面方向思考。

大型券商高層主管指出,一旦金管會正式發文,台灣專業投資人,不必飛到香港券商開戶,就可在台灣複委託下單至香港券商,然後再由香港券商下單交易上海交易所掛牌的A股。這樣做不僅方便投資人,也讓台灣券商有機會參與滬港通商機。

不過,大陸與香港兩地的滬港通,講究的是雙向流通,台灣資金可透過複委託管道來個「台滬港通」,但僅限於單向,因大陸資金還不能反向過來投資台股,而且滬港通是直接在當地券商下單,「台滬港通」是透過複委託,兩者架構還是不一樣。

滬港通 三大金控受惠

迎接滬港通商機,大型券商摩拳擦掌,加碼投資香港的經紀業務與系統。證券界並預估,滬港通上路後,旗下凱基證券香港經紀業務領先的開發金,以及擁有龐大壽險資金的國泰與富邦金,可望成為最大受惠者。

國內券商的複委託業務向來以美股與港股市場為大宗,7月單月下單交易量,港股成長更大於美股,關鍵就在滬港通題材帶動國內資金湧向港股布局。

開發金旗下凱基證券,併購香港當地券商之後,經紀業務遙遙領先其他台資在港券商,客戶群以香港當地與大陸投資人為主力,若再加上台灣可經由複委託搭滬港通便車,台灣凱基證今年全年的複委託交易量可望挑戰千億元,帶動手續費收益成長,使開發金具備滬港通題材概念。

國泰金旗下國泰證券則是異軍突起,前七月複委託業務量已經超越去年全年,預估今年全年將可超越群益金鼎證券與遠東銀旗下遠智證券,市占率排名由去年的第九名大幅躍升至第四。

國泰證券董事長朱士廷表示,外界多以為國泰證券完全靠集團企業例如國泰人壽下單,其實集團下單比重已經下降到七成以下,國泰證券本身已經開發許多法人與高資產客戶,對於滬港通商機也有所掌握。

富邦金旗下香港富邦證券也在加強下單系統,準備迎接滬港通上路後,來自台灣複委託可望大幅增加的下單量。

轉貼自:http://money.udn.com/storypage.php?sub_id=5613&art_id=282916&ch=fb_share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leen17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